柬埔寨游记(四)三千年的等待

柬埔寨游记(四)三千年的等待

闹跑肚散文2025-05-20 10:56:49
清晨五点,TUK车准时来酒店接的我们,坐在TUK上,微风刮过来,感觉一阵的清凉,迷迷糊糊的我,竟不知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中,周围有三三两两的TUK车拉的游客,游客的脸上都荡漾着微笑,或者说是兴奋的表情
清晨五点,TUK车准时来酒店接的我们,坐在TUK上,微风刮过来,感觉一阵的清凉,迷迷糊糊的我,竟不知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中,周围有三三两两的TUK车拉的游客,游客的脸上都荡漾着微笑,或者说是兴奋的表情,我很淡然的看着周围的一切,像是一切都与我无关,再望向JOHN时,他的表情和游客是一模一样,也许因为天还有些黑的缘故,我更多的是紧张,我紧紧的抓着车扶手,看着车在一个又一个黑巷拐过的时候,心里更多的是害怕,害怕这高棉的微笑变成了黑暗的记忆,也许是自己想太多了,JOHN看出了我的不安,当他的手向我冰凉的手握过来的时侯,他的手心传过来的温度及力量还有快乐感染了我,出去玩何必背那么多心里包袱呢。也是。
很快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二十分钟后抵达吴哥窟,门票分为1天20美元/人,三天40美元/人和7天60美元/人三种,有意思的是门票还要照相,参观的开放时间是早晨五点到下午五点。
买好门票后,我们来到吴哥通王城,因为天色还是黑,我还看不清周围的建筑,只有零星的电筒发出微亮的光,大家都默默的走着,没有人大声的说话,我和JOHN机械式的向前走着,因为初来乍到,我们不知道该寻哪处作为观日出的点,这里没有更高的点,我们只能在桥的侧面高出等待。
开始的时候我们都很紧张,拿着照相机生怕错过了美丽的时刻,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等待是漫长的,可能是等太久了,周围的人都开始闲聊起来,看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涌过来也是一种乐趣,当然忙里偷闲我们依然会望望远处的天际,生怕错过一丝一毫太阳的痕迹。
当地时间6点一刻,人群开始散去,等待对于时间宝贵的我们这些游客来说确实有些漫长,我们看到的只是阵阵的乌云,太阳并没有出来,等待了许久我们也不想浪费时间正式开始参游。
吴哥寺位于"暹粒"以北约6公里处,长1.5公里,宽1.3公里,因占地面积比吴哥通王城城小得多,俗称小吴哥。这是吴哥时代艺术鼎盛时期的代表建筑,它创立于12世纪中期,为供奉印度教毗湿奴神所建,13世纪后吴哥窟可以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泛指周边地区一切宗教建筑遗迹;也可以是一个比较小的概念,单指小吴哥,它是整个建筑群中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柬埔寨国旗图案取材的地方。它是其间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最特别的一座,它的正门居然是面向西方的。无论是婆罗门教印度教还是佛教中的哪一种教义,西方都象征着死亡,如此建筑实在是有违常理,所以学者讨论,很可能吴哥窟本身就是作为一座坟墓存在的,以供奉苏利耶跋摩二世的遗骨,其中供奉的毗湿奴以及浅浮雕的顺时针设计理念都可以作为佐证,只是这么恢弘的陵寝也太匪夷所思了。虽然小吴哥是现存吴哥遗迹中规模最大、保护得最好的代表之作,而且已经成为了吴哥遗迹乃至整个国家的象征并出现在柬埔寨王国的国旗上。但事实上,吴哥遗迹总共包含了现存的五十多处大小不一,年代不同的寺庙和古墓群,方圆达二百平方公里,展现出古老的高棉王朝不同年代的艺术风格与文化。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巴戎寺、圣剑寺、塔普伦寺、吴哥通王城(大吴哥城)等。在这些古迹面前,我们的身心无时无刻不被其宏伟的建筑和瑰丽的艺术所震撼。
吴哥寺装饰浮雕丰富多彩,刻于回廊的墙壁及廊柱、窗楣、基石、栏杆之上的,令人目不暇接。最常见到的是整墙的仙女浮雕,面带微笑,头戴花饰,端庄秀丽。浮雕题材主要取自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东墙是“乳海翻腾”的传说,叙述毗湿奴的故事,北墙是毗湿奴同天魔作战的故事,西墙是“神猴助战”,南墙则是高棉人与入侵者的战斗情景。
传说中的天堂阶梯,吴哥寺由东南西北四廊(每廊又分两翼),西参道、正门、三重回廊及以主殿中央尖塔为中心的五座尖塔所构成。笔直耸立的尖塔顶部殿堂据说代表“天堂”,台阶陡而滑,只能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让信徒在攀爬过程中体会通向天堂之路的艰辛。以前的台阶是没有扶手的,1973年一名法国女游客失足跌落致死,她的丈夫悲痛之余捐资在台阶一侧修了扶手,以避免悲剧重演。从此这一侧阶梯也被称作“爱情阶梯”。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