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张爱玲女士的文字

看张爱玲女士的文字

鸣火散文2025-08-10 16:51:12
看张爱玲女仕的小说,散文,必须放下手里的任何工作,要细品。喝茶时是这样,一种闲适的心情在前,如同歌曲的一个过门,茶从味蕾上过,穿过味蕾到五脏六肺,然后,是悠长,悠长的享受,如供香样往上缭绕的烟。爱玲女
看张爱玲女仕的小说,散文,必须放下手里的任何工作,要细品。
喝茶时是这样,一种闲适的心情在前,如同歌曲的一个过门,茶从味蕾上过,穿过味蕾到五脏六肺,然后,是悠长,悠长的享受,如供香样往上缭绕的烟。
爱玲女士的性情我不大听闻,从文章里应该推测出该是一位静静坐在那里,脸上带着遐想,眼睛里少有爱憎分明的骤光,一副旁观者超然中庸的态度,就象我们人类看蚂蚁,她看人生,看世界,间或有一种爱惜,有一点点憎恶,但却不出手,看得很细,很关注,可以看到蚂蚁入洞,产卵,被洪水淹没……或许关注本身也是一种爱的态度但她不滥情到大呼小叫,也不混帐到用手去捏伤了腿,总之,还算民主吧。或者这也是一种大智的心态、性情。
爱玲写她笔下的人物,写她自己的一切,就象跟一位不疏不烈的亲友,要展示她的百宝箱。一位要目不转睛地坐着盯着,不能疏忽,不然要错过了精彩,因为她的宝贝中,往往又镶嵌了另样玄机。她不动声色地开箱,然后,慢慢抖出,或是一方奇异的手帕,手帕上又绣着金丝,缀着猫眼,藏着隐线等等,不同一般,你要细心哟,不然,错过精彩,很可惜的。她或又拿出一块石子,石子上雕有诗词,诗词又有藏头诗,诗词本身又用特别的颜料制作,小石头又有一个奇异的孔洞,孔洞再还能喷出烟……总之,爱玲的宝贝一般不太大,但精彩很多,也就是说她总写的是日常小事,不是什么上纲上线的东西,但里面有滋有味,让你品过了还念念不忘,觉着神奇还要认可。
譬如说讲自己的小烦恼,是“咬啮”般的疼痛,那么“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蚤子”,谁的人生的袍子里没有这样的小咬蚤子呢?比喻又稀奇又千古流传,又叫你认同,就象她那些宝贝样,小而精致、稀奇,还要存放到百世。
爱玲的不憎不偏,表现在这一句最明显,“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其实也没有多大区别。”只有不偏不倚,不带个人主观也不去跟着潮流作传声话筒式的角色才有这样的见地.爱玲在“论女人”里又说“‘翩若惊鸿,宛如游龙’的洛神不过是个古装美女,世俗所供的观音不过是古装美女赤了脚,半裸的高大肥硕的希腊石像不过是女运动家,金发的圣母不过是个俏奶妈,当众喂了一千余年奶”,看到这里,我想所有人都有这种同感,不过没有说出来,她的语言之所以能让我们这样津津乐道地细嚼,是因为她不会去跟从了任何流派,只是听从自己的内心,这样的作品也才能越过纷扰的时空长青到现在,这就是魅力。
爱玲的写爱,用字不多,没有一个难懂的词。
“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文字交给我们掌握便成一种工具,画画是用颜料用头脑制造一种留白天地宽的意境,爱玲也是用的这种手法,简单的叙述,文字带给我们的是意犹未了的回味。
到如今,文学之声已经浑稠如捉鱼的池塘里的水,多少人在里面翻来履去的热闹,鱼在里面闷得只有主动示死地伸头呼吸,文字的作用更多地用来赢得经济。经济赢得了,还干什么呢?
我们一遍遍地把玩爱玲留下来的宝贝。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