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又天涯

今日又天涯

柳柳惊散文2025-05-03 13:03:12
天涯在哪里?天涯在碧波万倾的南海中,天涯在我的心里。风敲绿韵响天涯。在海风绿韵中,车过了陵水县便进入了三亚市的地界。到了三亚,气温比陵水以北地区明显高了2至3摄氏度,这里已经是热带,蓝天、白云、碧海、
天涯在哪里?天涯在碧波万倾的南海中,天涯在我的心里。
风敲绿韵响天涯。在海风绿韵中,车过了陵水县便进入了三亚市的地界。到了三亚,气温比陵水以北地区明显高了2至3摄氏度,这里已经是热带,蓝天、白云、碧海、银滩、绿树。这里是天之涯海之角了。
春也走过,秋也走过,绿树银滩碧海云天都是悠扬的歌。时隔12年,我重新踏上天涯海角的土地,三亚湾变得比以前更漂亮了,海浪轻轻吻着长满椰子树的海滩,人们在海里游泳,海滩后面就是街道,车水马龙。
那年天涯别离,今日难得又故地重游。恋恋红尘,几许梦想,几许欣喜。
无论是春夏秋冬晴天雨天,到了三亚不能不去天涯海角。去天涯海角并不是去体验那条让人走得疲惫不堪的“天涯之路”,而是为了多年记挂在心头的名字。出三亚市沿海滨西行26公里,到达了马岭山下,便是“天涯海角”奇景。这里海水澄碧,烟波浩淼,帆影点点,水天一色。人们至此,似乎到了天地之尽头。这里椰林婆娑,奇石林立。海滩上大小块石耸立,“天涯”、“海角”和“南天一柱”巨石突兀其间,昂首天外,峥嵘壮观。史载,“天涯”两字为清雍正年间崖州知州程哲所题,铭刻在一块高约10米的巨石上。“海角”两字刻在“天涯”右侧一块尖石的顶端,据说是清末文人题写。离“天涯”摩刻左侧几百米,有一尊高大独立的圆锥形巨石,它擎天拔地,有独立南天之势,这就是“南天一柱”。
今天的三亚乃古崖州之地。古时候交通闭塞,“鸟飞犹是半年程”的海南岛,人烟稀少,荒芜凄凉,是封建王朝流放“逆臣”之地。来到这里的人,来去无路,望海兴叹,故谓之“天涯海角”。中晚唐时期的名相李德裕,在“牛李党争”中失败,被贬荆南,次贬潮州,大中二年(848年)再贬崖州,任崖州司户。李德裕写诗曰:“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知何处,生渡鬼门关。”到了崖州,他又作了《登崖州城作》“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抒发了其政治的向往与感伤,深深透露了依恋故土、怀念家国之情。南宋名臣胡铨,在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上书反对秦桧主和,乞斩王伦、秦桧、孙近,而且指责高宗。秦桧认为“狂妄凶悖”,于是下诏除名,贬昭州。由于朝臣营救,改监广州盐仓。十二年被劾,又贬新州,十八年又被谪移吉阳军。他作诗曰:“崎岖万里天涯路,野草若烟正断魂。”他到崖州后又作《朝中措》一词:“崖州何有水连空。人在浪花中。月屿一声横竹,云帆万里雄风。多情太守,三千珠履,二肆歌钟。日下即归黄霸,海南长想文翁。”胡铨的诗词抒发了天涯之遥远以及他对天涯的一往情深。
天涯不仅是历史上一些官宦和文人贬谪流放经受磨难的地方,更是产生爱情故事的地方。
“天涯海角”两块巨石是爱情的化身。传说一对热恋的青年男女分别来自两个世仇的家族,双双发誓不管到天涯海角也要永远在一起。在族人的追赶下,被迫逃到此地双双跳进大海,化成两块巨石,永远相视相对。后人为纪念他们的坚贞爱情,刻下了“天涯”“海角”。
春去了,心不消逝;秋返了,情不稀疏。于是,那爱,也就不知不觉归为永恒了。
在三亚湾,有一个三面临海的半岛,状似坡鹿站在海边回头观望。这便是鹿回头。关于鹿回头,有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相传古时候,五指山里有一位勤劳勇敢而善良的黎族青年猎手上山打猎时,发现了一头美丽的梅花鹿,便紧追不舍。9天9夜之后,他翻过了99座山,趟过99条河,一直追到三亚湾边上的珊瑚礁上。前面是碧波万倾的茫茫大海,后面是紧追上来的猎手,梅花鹿已走投无路,便站立不动调回头来凝望那位猎手。就在猎手搭箭弯弓,准备发射的时候,只见眼前电光一闪,刹那间又变成一团白色的烟雾,当浓烟散尽之后,梅花鹿不见了,只见站在眼前的是一位美丽的黎家姑娘,姑娘含情脉脉地向着猎手走来,向他倾诉心中的衷情。原来这位姑娘是天上的仙女,因钟情于人间的这位勤劳勇敢的年轻猎手,征得王母娘娘的准允后,便下凡间向该猎手倾诉爱慕之心。青年猎手也为这位姑娘的真情所感动,两人便海誓山盟,结下百年之好,在此安居乐业、繁衍子孙,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一回头,便有了传扬千古的爱情;一回头,便有了千树万树繁花,馨香摇坠。恍若,天上人间。
今日,陪同我重访天涯海角和鹿回头的是我的战友小廖。小廖是南宁市邕宁区人。当年他在部队当士官时,邂逅了一位三亚姑娘,他们在天涯演绎了一个现代版的爱情故事。
不论是肝肠如火的英雄,还是色笑如花的美人,不论是彪炳青史的古贤,还是俯仰古今的来者,都笼罩在这一往情深之中,家国情,乡土情,友情亲情爱情。不信请看今日天涯的碧海蓝天,银滩绿树。

2008年7月24日作于南宁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