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婆卖瓜
悲秋景,东篱影,酒旗飘破人难醒。红楼梦,西厢凤,几多情意,一樽轻送。痛,痛,痛。春花镜,行云命,粉墙枝瘦无蜂听。斜阳重,孤灯弄,流莺歌歇,冰弦寒种。空,空,空。“钗头凤”这个词牌,易于表现拗怒激越的
悲秋景,东篱影,
酒旗飘破人难醒。
红楼梦,
西厢凤,
几多情意,一樽轻送。
痛,痛,痛。
春花镜,
行云命,
粉墙枝瘦无蜂听。
斜阳重,
孤灯弄,
流莺歌歇,冰弦寒种。
空,空,空。
“钗头凤”这个词牌,易于表现拗怒激越的情怀。前人陆游的一曲,已使其达到无人能及的巅峰,后人填此牌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此牌要领,上下阙各八句七仄韵,均从第四句换韵。上下阙各叠用四个三言短句,四个四言偶句,一个三字叠句,而且每句都用仄声收脚。我们读陆游之作时不难发现,此牌他尽管全阙四换韵(两部互换),但不使用平仄互换来取得和婉,却在上半阙以三个上声韵突然换成入声韵,而下半阙又用去声韵换入声韵。这就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拗怒音节,从而显示一种情急调苦的姿态,更加恰当地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地的苦痛心情。
我们今天学填此牌,为了谋求其拗怒的效果,选题材当然应该是悲剧的故事。在声调音节的考虑安排上,亦应尽可能的掌握遵循其对韵声的特殊要求。上片三仄韵尽可能用上声字叶韵,使其先期婉转,然后兀自宕开全部用短促之声换叶之。但由于现代语音中入声已经消亡,那就只能用短促的去声以求构成繁音促节。
现在来分析这首《钗头凤·为一故事赋阙》的用韵情况。题目为故事而赋,那故事的真假且不去追究,从词意看不难读出是一悲剧故事。词中人因与亲人离别加之人生的漂泊不定而感慨一切皆无,整日借酒消愁……
我这首主要从音色上着力,也就是在用韵上下功夫。上阙“悲秋景,东篱影,酒旗飘破人难醒。”前三韵用“景、影、醒”三个上声韵把故事大幕徐徐拉开,一个与亲人离别又潦倒的人物形象就这样出现了。这里须要说一说的是一个“破”字使意境全出,酒旗本来是招客的幌子,幌子破了说明什么?应该有两层含意,其一、这家酒店年代虽久但不知何因生意也萧条,连幌子都换不起。由此可以断定来此消费的是什么人,他们大多穷困潦倒不得志,又失去亲人家庭的温暖,背井离乡,符合词中主人之状况。其二、可以理解为词中人的心情也象那幌子一样,从完美走向破碎。四五句“红楼梦,西厢凤”用“梦、凤”两个短促的去声,巧引两个精典的家喻户晓的悲剧故事为词中人服务,同病也。接着六七句“几多情意,一樽轻送”,两个四言的偶句,道出情感人生的终结。上结三个“痛”字叠韵虽无奇可言,但也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中人的内心之无奈与凄切。
下阙情景交替,其韵声也全为短促的去声,显示词中人心潮澎湃,不能自己。“春花镜,行云命”之“镜”韵好理解,让人自然的想到水中月镜中花之可望而不可及;“命”韵则叹词中人一生飘泊不定背井离乡的艰辛,暗含生未如愿之感慨。下阙第三句“粉墙枝瘦无蜂听”,粉墙应为美好,然春去人离红落的现状自然没有蜂蝶之戏了。此句巧妙地化用了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之意境并反用之;“叫”字韵看似读来牵强,却也用之适当。紧接着四五两个三言句“斜阳重,孤灯弄”两韵与上述感慨相扣,这里一个“重”字使人自觉感到夕阳即将落去的悲凉沉重感。六七句“流莺歌歇,冰弦寒种”则更递一笔,更加强化了美好不在只有一轮冰冷的月亮悬在天空,播种的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寒光,置词中人于一片凄凉之中。三个“空”字叠韵收尾,使全词陷入一切皆无的意境,余味不尽。这个“空”乃空缺没有之意,非天空之空也。
此牌句式的安排,接连三言四言的短句和叠句的运用,适宜表达激昂慷慨的悲烈情感,使整个音节呈现出一种劲挺急怒的姿态,从而表达离情别意而不流于软媚。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