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态度,不同人生

不同态度,不同人生

峻举散文2025-04-26 09:09:49
早上照例上苍龙山转,从卜吉河上山一直走到塔垭子,又习惯性地到罗汉洞看看。在进门过道的墙上,看到一副字带画。字的内容是: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
早上照例上苍龙山转,从卜吉河上山一直走到塔垭子,又习惯性地到罗汉洞看看。在进门过道的墙上,看到一副字带画。字的内容是: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说实话,这几句话我以前看到过无数遍,每次看过都心有所动,但转眼既灭。今早不知怎么了,触动很大,呆立良久,反复诵读,内心万千念头泛起又灭,灭后又起,不知所云。
从字面上看,寒山和拾得是代表两种态度、两种境界的人,其实还有第三种态度,那就是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的那一类人。第三种人举眼便是,有的有蔑视他人的资本,比如家财、家势、权利,所以趾高气扬,目空一切;有的什么也没有,偏偏天生气盛,偏要横着走路,见谁都不顺眼,好像天下人都和他有世仇,都欠他八百两银子一样。第三种人是惹不起的,除非你不想安生过日子,除非你和他一样,也是横着走路的主。第三种人的下场不是你我操心的事,上天早已安排好了的,对待他的态度才是我们最关心,我想大家都有寒山的疑惑,如何处置乎?
寒山代表我们这些见识不高、智慧不够的芸芸众生,所以才有疑惑,所以才去请教拾得。可以看出,寒山是善良的,不想那些谤我欺我的人怎么样,只想找到一个应对的法子,寻求内心的平衡,安安分分地过自己的日子。可以看出,寒山也是怯弱的,面对骑在自己脖子上拉屎的主,不知拔刀相对,拼死力争,而是寻求避祸的法子,哪怕缩着脖子也行,只要不让自己在众人面前难堪就行,只要世间太平就行。
拾得自然是比寒山、比我们高的多的高人,智慧高,眼界高,境界也高。拾得一眼看出了寒山的思想,他不点破,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只是直接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我想拾得是不赞成对那种随意谤人欺人的人动用武力的,不然他不会给出那样的答案。在一般人的意识里,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向的,是坚持除恶务尽的,但拾得不是,拾得教育人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去理他。拾得的态度比寒山更软更弱,要人们见到恶人躲得远远的,既不理论,也不抗争,只是一味的避让。但拾得比寒山高明之处就在于,拾得是故意这样做的,有意而为,而寒山却彷徨无措,没有主见的。寒山也许想抗争但没担心惹不过,想直起腰干但担心受到更大的诽谤和欺辱,拾得干脆叫人在恶人面前装孙子。拾得也许一边装孙子,一边心里在想,不是我惹不起你,是我故意不惹你,让你坏透了,自有老天来收拾你,不信老天不长眼。拾得也许还在想,如果我惹了你,那我和你一般见识,那我就是一个逞强斗勇的人,我们不在一个级别,你不值得我动手,不理你放纵你才是对你最好的惩罚。
其实,拾得的七种应对法子比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七种态度还多一种,就是再过几年,你且看他。拾得的意思很明白,时间是最公正的法官,你的所作所为他都记在账上,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每个人的果都是自己种的因造成的,每个人现在的因都会导致将来的果,因果报应,丝毫不爽的。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还有一种意思,就是强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强的再过几年会衰弱下去,除非你一改前非,重新做人;弱的再过几年会强大起来,只要你坚持正途,锲而不舍。
现在在我看来,拾得虽比寒山略高一筹,但还有更进一步的余地。如果拾得站的更高的话,也许会想,那些谤人欺人的人和受人谤受人欺的人本就是两个淘气的孩子,一个孩子性子弱一点,一个孩子性子恶一点,两个孩子在一起哪有不口舌、不打架的。作为孩子的父母,绝不会因孩子的性恶而厌恶他、抛弃他、远离他,更不会记恨他,而是竭力引导他走上正道。在父母的眼里,世上就没有坏孩子,每一个都是他的心头肉,都想他最后好。绝不会在心里想,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这样一种放任其堕落,站在旁边看笑话的态度。而父母对性善的孩子,也不会教他继续懦弱下去,适当的坚强适当的斗争才是对付恶人最好的法子。
由此我想起庙堂里的泥菩萨,俯眼看世间烟云,永远都是一副慈祥的面容,永远都是一副和善的心肠,从不发一言,从不多一事,静静地坐在原地,等着你醒悟,等着你回头。在菩萨看来,周身虽红尘万丈,我自清幽如水;世上遍地邪恶,我自端正如常。这就是菩萨,比寒山高明,也比拾得高明。拾得错就错在说了那么多话,一张口便是错,而菩萨妙就妙在不言中,只是用心感悟你,用精神引导你。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