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盛世,缘尽半生
昨夜小寐,忽疑君至;岂料却是,琉璃火未央天。我猜想顾蔓桢在与沈世钧分开的无数个夜晚中,惊醒之后便是这种光阴迷离,恍若隔世的感觉。我其实是不好张爱玲的作品的,唯独这本《半生缘》,小说电影都是看了一遍又一
昨夜小寐,忽疑君至;岂料却是,琉璃火未央天。我猜想顾蔓桢在与沈世钧分开的无数个夜晚中,惊醒之后便是这种光阴迷离,恍若隔世的感觉。
我其实是不好张爱玲的作品的,唯独这本《半生缘》,小说电影都是看了一遍又一遍。内容倒也没有特别出彩之处,讲的是一对男女,在他们年轻的时候相爱过,后来因为命运的捉弄分开了,没有在一起。
许鞍华导演这部电影,于演员的筛选,感情戏的拿捏,还有情节的安排,几乎都是恰到好处。吴倩莲演顾蔓桢,除了少点儿上海弄堂里长大的那种小女子情态,其他细节都丝丝入扣;至于黎明,他的沈世钧就像是本色出演。书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描写:
“……她(曼桢)亟于要打破这一个局面,便说:‘你忘了把热水瓶盖上了。’世钧回过头一看,果然那热水瓶像烟囱似的直冒热气,刚才倒过开水就忘了盖上,今天也不知道怎么这样心神恍惚。他笑着走过去把它盖上了……(曼桢走后,他倒开水喝)手接触到热水瓶的盖子,那金属的盖子却是滚烫的。他倒吓了一跳。开开来,原来里面一只软木塞没有塞上……他今天也不知道怎么那样糊涂,这只热水瓶,先是忘了盖;盖上了,又忘了把里面的软木塞塞上。曼桢也许当时就注意到了,但是已经提醒过他一次,不好意思再说了……”
沈世钧这个囧人!而黎明刚刚好就是这样一个木纳温吞之人,说话轻声慢调,表情拘谨,偶含笑意,活脱脱的世钧。
从高中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就默认了两位主演的形象,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一提起沈世钧和顾曼桢,想到的必定就是黎明和吴倩莲那两张熟悉的面孔。
整部电影看下来,最觉得难受的不是曼桢与世钧在相爱时被拆散,而是14年之后他们的不期而遇。
两人反复询问对方:好久不见,你好吗?待不及等到答案,又张口问,你好吗?14年的时光,各自都经历了千山万水,时刻都在盼着有再重逢的一天。这一天真的到来了,本来有好多好多的话要讲给彼此听,却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到头来只能含蓄又隐忍的问一句,你好吗?
那时候,蔓桢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见到世钧,要把事情的经过全告诉他,也曾经屡次在梦中告诉他过,做到那样的梦,每回都是哭醒了的,醒来还是呜呜咽咽地流眼泪。现在她真的在这儿讲给他听了,却是用最平淡的口吻,因为已经是那么些年前的事了。
世钧只默默地听着。
他们很久很久没有说话。这许多年来他们觉得困惑与痛苦的那些事情,现在终于知道了内中的真相,但是到了现在这时候,知道与不知道也没有多大分别了——不过,对于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分别,至少她现在知道,他那时候是一心一意爱着她的,他也知道她对他是一心一意的,就也感到一种凄凉的满足。
许鞍华给了他们深深一抱,缓解多年的思念和牵挂。这一个镜头,几度让我落泪。14年的光阴,得隔着几多望穿秋水和肝肠寸断的相思?逝去的是岁月,真情却丝毫不曾减损。一抱,解千愁。感谢许导的大慈大悲,在单一的文字叙述里,我们确实难以体会如此饱满的生动。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在电影院里看一场闹剧,别人都笑得天翻地仰,而你却哭得一塌糊涂。顾曼桢如是。这是生活最真的伤痛。
光阴,确是让人无法挽留却又唏嘘不已的东西;仿佛缘分,原来有时侯真的不够用上一世,只能到半生。情深缘浅,只能怪前世修行不够,今生让俩人相遇相识,却不够缘分走至白头;天地间的聚散离合,七分靠人,三分在天。缘分不到,哪怕拼了性命,也逃不出命中注定。所以,许多时候,我们选择的命运,是含有恨意的。
曼桢最后因为孩子,回到了祝鸿才身旁。她已经不恨这个人了,就像她自己说的,想一辈子爱一个人,跟一辈子恨一个人一样,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的,又是另外一些人。
注定了只有半生的缘,可是,要用一世的情来记忆。
电影的结尾是回放世钧年轻的时候,打着手电在公园里帮曼桢找手套。找到后他笑起来,弯着嘴角。喜欢一个人,再喜欢也不过就是这样了。不然还能怎样呢?那会儿的他,应该还是意气风发,有着许多美好的期待。怎能想得到,命运后来跟他开了一个如此荒唐的玩笑?
世钧说,我看到一个好像曼桢的女孩,可转眼她就不见了,也许是幻觉,因为我,一直无法忘记她。
曼桢说,如果我跟世钧真的结了婚生几个孩子,那一定不会是个故事。
沈世钧和顾曼桢,14年的时光,半生之缘,是一场盛世流年的故事。流年轻逝,偷走人生最好的时光,而有些爱情,真的映刻在心的墙上,生生世世。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