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顿公

忆顿公

郢中词杂文2025-08-11 12:54:00
看一本宋代随笔,引起了翻翻《文心雕龙》的冲动。这一翻竟然翻出了意外的惊喜,书中夹着三十一年前的早已发黄的两页纸,上有当年的“写生”画和侧面写的“随记”。同时也勾起了深深的回忆和丝丝伤感,因为那画、那记
看一本宋代随笔,引起了翻翻《文心雕龙》的冲动。这一翻竟然翻出了意外的惊喜,书中夹着三十一年前的早已发黄的两页纸,上有当年的“写生”画和侧面写的“随记”。同时也勾起了深深的回忆和丝丝伤感,因为那画、那记,分明记载着对我的前辈,我的忘年之交,我的良师益友顿公的崇敬、感佩之情。?
顿公,任教于我县重点中学,虽为语文教师,却堪称当地名士。思维敏捷,才思横溢,才气过人。素不苟言笑,然和蔼可亲,“老中青”无不乐与为伍者。文章辞赋,冠绝全县,琴棋书画,无一不晓。虽年事已高,玩乒乓尚可与年轻人争高下。然所遇不偶,因直言而获罪于“右派”。令人称奇者,却无怨无悔,笑对毁誉,无生不逢时之叹,仍致力于教育,谆谆于教导,孜孜于教书。因其学识、人品无以替代而“留用”于校,为“警示”,贬黜任课于初中,然因工于“业务”,高中教师亦拜之为师。学识渊博,有问疑于公者,无不侃侃而对,有“活字典”、“活词典”之美誉。?
顿公虽身困于“右派”,然鲜有与其“划清界线”者,鼎鼎“左派”亦深敬之。校内若非会议点名,无直呼其名者。称其为“老师”者为学生,称其为“老顿”者乃屈指可数之年长同事(有几年是不能称“同志”的),年轻教师则亲切地呼为“顿老”,敬佩之意溢于言表。人前呼者,公则谦以“非顿老,乃老顿”应之;值公不在,呼之者尤为情真。以其擅长古文化而获“顿老夫子”雅号。?
顿公工于古诗词,于现代文学亦颇娴熟,见其文者,无不嘉叹。长于戏曲,尤以京剧为最。当年县“文联”和后来的“创作小组”亦常常求教顿公于家中,乃名实相符之顾问。?
文人嗜酒,顿公亦如是。贫而好客,遇知心者必以酒相待。品酒评菜以为乐趣,然拙于厨艺,酒菜均由夫人操之。嗜酒而不贪杯,每餐必饮,饮则二两,人戏称“顿二两”。杯酒在手,或吟或唱,谈古多而论今少,非为杯弓蛇影,盖因自律之需焉。然有求教者则直言而无回避之意。与公对,仰鸿儒而生敬意,面长辈却无畏心。有忘年交若顿公,夫复何求!?
文如其人,墨亦如其人,公写得一手好字。正当年之时,适逢“史无前例”,写者不敢写,赏者不敢留。晚年则疾病缠身,力不从心矣。惜哉,无墨迹存留于今。?
公谦和大度,宽厚和善,虽万事看破,忍耐寂寞,散淡逍遥,亦是人生坎坷、经久霜寒。然了事如初,唯体已积疾,于八三年溘然长逝。痛哉,竟成永别,于今已有二十六载。公仙逝之时,本当亲为之拍照以为永久留念,奈哀痛之情,手抖心颤,已无持相机之力,更无拍摄之心,至今仍为憾事。?
庶几乎?解余之思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之一代文学宗师鲁迅先生,不止为顿公生前所敬仰,且人品、才学、气质亦愕似。故而每每手捧鲁迅大作之时,睹鲁迅照片则如面顿公,读鲁迅文字则如读顿公耳。中央电视台尝一度连续播出大型纪录片【话说长江】,是余每晚之必看,盖因主播陈铎举止、外貌亦酷似顿公,仅发型亦与顿公当年之英姿不二耳。睹陈铎有“公来矣”之叹!播毕,如再别顿公,失落之心,伤感之情,不可言表,唯企重播焉。
皇天有眼,不负诚心,两页泛黄“字画”,再现当年之情:一日与公小聚,酒后赏花。花者,顿公之最爱,“仙人球”是也。公似有所思,言此物以刺外露,其形似头,可名“刺头”,然英姿如人,称“英雄头”亦无愧耳。后,公以“老刺头”戏称之,大有廉颇老矣之叹。公以英雄头当赠之英年为由,割爱馈赐一枝,余慎而爱之,唯恐有负顿公美意。花之将开,适值余三十八岁初度,置于小院,以供邻里共赏。翌日夜为喜花者所取养(读书人偷书不算偷,喜花者窃花不算窃,盖为一理也)。所幸者,花开之日,即兴草就一图,以为留念,我心稍慰。今复见之,亦喜亦悲,亦悲亦喜,见图似见花,见花如见公矣!然终有一事,于今仍以为憾:花开之时,恰值相机不在身边之日;公离世之日,相机虽在,已是悲痛不能执机之时。哀哉,枉称摄影爱好者!俗话不俗:受人知者分人忧,富则报以财,贫则报以义。呜呼!余无财可以报,有义不能报,唯相知而已矣。顿公有灵,当知余心,“图”之复出,顿公之意欤!?

2009年8月15日
?

附1,80年顿公住院期间得知家中“刺头”开花,欣然命笔,赋诗一首。
瘦骨嶙峋老刺头,孤单寂寞不知愁。
四朵鲜花迎秋雨,一团正气伴夜游。
独处寒家甘自苦,敢对风霜为人谋。
花亦通神能解语,贫士穷花结义俦。
2,素描图旁侧的短文《“刺头”英姿赞》
题解——“仙人头”本系顿老夫子爱物,去岁赐余。以其周身环刺、形似头状得名,后易名“英雄头”——均夫子酒兴茶余所赐名耳。?
余终生所好者有三,饮酒,摄影,无线电。花开之日,时值相机不在之时,堪称憾事。无奈,提笔聊作“素描”一幅,虽有效颦之嫌,然亦可尽余兴之助,聊解“开不逢时”之憾。?
夫子深识鉴赏之奥,余亦深染其疾,然终不成器,盖为“东向西望,不见西墙”之故。夫子赏花,余观而已矣。夫观、赏似为一义,而实大异也。赏者,悦于目而怿于心,大有心领神会之妙;观者,虽入于目而未会于心,必生有目无珠之嫌。东施效颦,虽在可笑,然学且如斯,效更何如。难矣哉,弟子从师。花开有二,寓意何在?姊妹?兄弟?同志?抑或师徒??
戊午年五月十有一日,适值余三十八岁初度,寥寥数语,不成敬意,写生聊以自慰并谢顿公耳。?
3,“开不逢时”之意有二,一是花开之日,时值相机不在之时;二是暗指顿公因直言获罪,虽未郁郁,然终未得志,盖因开乃顿公名讳耳。
4,《文心雕龙》乃顿公爱不释手之书,故而“写生”与“随记”亦藏于其中。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