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的情人》:一山不容二虎

《罗丹的情人》:一山不容二虎

贞女引杂文2025-04-21 01:56:36
在热带雨林中,同一株树木会为了争夺阳光而置于对方于死地。在艺术家的领域里,这种相互争夺自己生存空间的事,其实也是屡见不鲜的。《莫扎特》就反映了一个同性艺术家之间的相互仇视与对立。而本片则是一对异性艺术
在热带雨林中,同一株树木会为了争夺阳光而置于对方于死地。在艺术家的领域里,这种相互争夺自己生存空间的事,其实也是屡见不鲜的。《莫扎特》就反映了一个同性艺术家之间的相互仇视与对立。而本片则是一对异性艺术家,尽管他们有可能有爱情,但是他们在艺术上依然是势不两立的。这就是艺术这种独特领域必然导致的人性的劣根的泛滥。艺术似乎从来是不宽容的。艺术家的那种仇视,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丁玲与沈从文之间、肖红与肖军之间、杨沫与张中行之间那种一辈子不原谅的仇恨,外人是难以理解的。

卡蜜儿与罗丹的关系,构成了这样一种注定无法共生共容的关系。在罗丹的阴影下,卡蜜儿无法找到自己栖息的领地,她只能一步步地失去自我。而她的爱情,又无法在罗丹的巨大的树荫下能够完美好得到,所以她的痛苦是一种强烈的、根深蒂固、难以自拔的绝症。

卡蜜儿的悲剧在哪里?

我觉得这种悲剧源自于女人的性格深处。影片尽量采取一种细节表现方式,基本把一个女人蛰伏于男人阴暗下、伟人树荫下的那种痛苦状态,真实地表现出来。

这种冲突表现在:

一是女人在性上与男人的冲突。男性艺术家的风流倜傥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而这种关注肉体的男性通病,对于女性艺术家来说,是无法容忍的,也是无法理解的。比如,影片交待,罗丹在工作室里,让女性模特儿露出阴部,而这对于雕塑家来说是没有必要的。这里体现出男人的特有的好奇,哪怕是艺术家也不会消蚀掉男性的这种好色的共性。看在眼里的卡蜜儿怒从中来,无缘无故地发了一通火。在她的眼中,罗丹是低级趣味的,后来他的经济人在她的展览会上,也攻击罗丹的作品是色情的。卡蜜儿对此十分不满,但是她无力抵毁罗丹的伟大,真正的女性的眼光不仅是过去、就是现在也是世界所不要的。女权主义者对性的矛盾看法,有时候会让性在女性身上的地位发生劣向的变化,比如,有女权主义者通过女性也放任对肉体的释放来抗拒男权,实际上,倒是歪打正着地迎合了男性的需要,是女性权利的更大的失去。卡蜜儿无法在性上去抗衡男性审美观,这是她无能为力的地方。

二是女人在情上与男人的冲突。男人可以欣赏女人外在的肉体,但是女人显然更注重于内心情的抒发。罗丹对卡蜜儿从不以为然到对她作品的注意,再发动进攻,轻易地得到这个艺术作品的创造者的肉体。这也许是一个男人对获得女人灵的好奇。罗丹工作室中的模特儿为他提供了肉体的楷模,但是,罗丹不会从这些女人身上得到灵的满足。而卡蜜儿的细腻而饱含女性发现的艺术作品,却使他不由自主地观望面前的这个创造者的灵魂。正如钱钟书所说,一个人在觉得蛋好吃的时候,就会去了解那个下蛋的鸡。为什么有这样的一种规律?应该说,蛋仅仅是物质上的,人们在喜欢一个物质的东西之后,便会去了解这个物质后边的精神世界,会为它的精神领域而联想翩翩。从对蛋的关注转化为对鸡的兴趣,其实就是人对从物到灵的升化的需要。罗丹在卡蜜儿身上感受了他可以发生共振的心领神会的精神的世界,这一切无疑使他着迷。当卡蜜儿一家来到乡间度假的时候,罗丹也带着他的妻子来到了乡间,在这块天旷地远的世界里,两人有了第一次亲呢,之后两个人便有了肉体的接触。对罗丹来说,这是一种从蛋到鸡的升化,对卡蜜儿来说,则融注了她的全部爱情期待。但是,罗丹不能够给予卡蜜儿以承诺与期待,而卡蜜儿则要求能与他结合,有一个明正言顺的身份,女人对情的恒定的要求,与男人的逢场作戏发生了矛盾,这是导致卡蜜儿痛苦的原因所在。

三是女人在创作中与男人的冲突。随着女人把自己的交付,她会自觉地天生地协助男人完成男人的事业,这也许就是女人天性中的母性的成份使然。当卡蜜儿爱上了罗丹的时候,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才华奉献给了罗丹的作品,这时候,她也就失去了自己。她的父亲经常指责她,你的作品在哪里?尽管她辩解说罗丹的作品中有她的努力,但是,她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名份,融入到男人的创造里。

缘于爱情的分手,卡蜜儿独自开始创造作品。用罗丹的话讲,“至少你知道你感动的东西,而我已经不知道了。”罗丹是一个成熟的艺术匠,而女人更容易投入灵魂与感性。这是罗丹对她的认识。离开之后,罗丹指责卡蜜儿抄袭了他的作品,偷窃了他的创意,这未免是一个艺术家对别人独特发现的嫉妒,罗丹也不例外。两棵树一旦到了彼此独立的时候,就开始互相攻击,偷取对方的阳光,甚至不可以分一点阳光给对方。

艺术家里的这种独占性,体现了一种灵魂的痛苦。艺术家不仅有外在的东西相比较,还有一处暗中较量的地方,就是比赛各人对灵魂深处的发现。艺术情侣很难有伉俪情深,女性艺术家更不愿做贤妻良母,两个人似乎在暗中竞赛,谁更有艺术眼光。在这种较量中,不管他们之间有什么情还有什么性,都无法平息在艺术上的那种你死我活的勾心斗角。罗丹对她的艺术感悟也充满着嫉妒,而卡蜜儿更执着地认为,是罗丹封杀了她,并且成为她后半生痛苦的源泉。真正的情况是如何?罗丹有没有封杀她?影片没有给我们提供信服的依据,但是,一个巨大的阴影,即使巨人没有发作,也必然会给阴影下的生命以影响。罗丹太强大的声誉,本身就是对她的压制。从事艺术的人,都是敏感的,在艺术天地里,强调的是独创性,绝对没有什么合作精神在内的,所以,艺术家注定是不宽容的,他们都是发现独到一个的一群。所以,卡蜜儿与罗丹注定不会和解,直到卡蜜儿越陷越深,毁灭掉自己的作品,精神病发作。

这是艺术的悲剧,是个性的悲剧,是女人的悲剧。只有这种悲剧,才能造就一个艺术家。敏感是创作的源泉,也是生命的杀手。艺术家的痛苦就在这里。

影片通过大量的细节,娓娓而谈,没有什么大张大驰的东西,而是把摄影机放置到一个旧有的年代里,联接段落的,不是一种强烈的逻辑的情节,而是写生的时代风貌。局部的细节非常繁盛,每一段落都有着充分的生活化的演示,而组接这些段落的,也是不经意地用特写、用场景串联起来,使得整个电影十分具有生活化的气息。当然这种风格,也形成了欧洲电影比较晦涩的毛病,波澜不惊,没有什么激荡人心的东西,四平八稳,有时候也会影响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