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情,世界美好

心中有情,世界美好

虚惊杂文2025-05-01 09:31:01
记得小时候,学过一首名为《美丽小世界》的儿歌,一群伙伴欢呼雀跃着边唱边舞,觉得一切都那么美好,因为童年的梦里从来都不会有忧愁的打扰。浑浑噩噩地遵守着大众化的成长规则走到现在,年龄上去了,对美的体悟却越
记得小时候,学过一首名为《美丽小世界》的儿歌,一群伙伴欢呼雀跃着边唱边舞,觉得一切都那么美好,因为童年的梦里从来都不会有忧愁的打扰。浑浑噩噩地遵守着大众化的成长规则走到现在,年龄上去了,对美的体悟却越发淡薄了。美学教程上,先哲的一句话:“美是难的”,不经意间触动了自己最软弱的那根心弦。于是,强烈的共鸣产生了:既然美是难的,大概美的事物也容易不到哪里去。然而,具体到了某种事物,它毕竟是客观地,因而哪怕结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还是会有所感悟的。这样一来,姑且谈一谈自己对“美的世界”的些许观点吧,但愿不会贻笑大方。
怎样的世界才算美的世界?马克思曾说:“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这句话在我理解即是:世界是客观的,之所以有人认为它美,有人认为它丑,完全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正如汪国真在一篇名为《雨的随想》的散文中写道的那样:“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晴与雨是自然的,不可变更,如何常有晴天,常留美好,在我看来,只有心中有晴,心中有情。
的确,心中有情,你才会感受到美的世界;心中有情,你才能创造出美的世界;心中有情,你才可享受这美的世界。一句话:心中有情,眼中的世界才会美好。
很久以前,读过林清玄的一篇文章《逆风的香》。文章由佛陀的弟子阿难因静心而闻到了花香的故事说起,文章的结尾处,作者这样感慨:“如果我们的内心就是一个花园,人生的哪一天不是最美的花季呢?如果我们的内心春风洋溢,人生的哪一个时候不是最好的春天呢?如果我们有着怜爱、珍惜、欣赏的心,即使在人生的无寸草处,也会看见那美丽神奇的一瞥。所以,花季的时候,不要忘了在自己的心里种花。”在这里,内心的花园、内心的春风以及怜爱、珍惜和欣赏,我们宁可将其归为“心中有情”。带着怜爱与珍惜,在心田开出美丽的鲜花,那么你感受到的世界当然会有与众不同的美好。
十年前的一部电视剧《还珠格格》红遍大江南北。除了琼瑶一贯的以“痴男怨女”的古老模式骗人眼泪的大部分剧情外,我倒觉得一些次要人物,细微的情节,更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夏雨荷就是一例。这个乾隆南巡途中,在大明湖畔偶遇的女子,为了一句承诺,苦等了一辈子。可以说,世间或许没有哪个女人会去羡慕她“瞬间灿烂,一生哀婉”的爱情模式。夏雨荷痛苦中挣扎的一生,苦透了肝脾,痛彻了心扉。然而,她临终时的几句话,却让人对生存有了别一番的理解:“等了一辈子,盼了一辈子,想了一辈子,怨了一辈子,仍然感激上苍,让我有这个可等、可盼、可想、可怨的人。否则,生命就像一口枯井,了无生趣。”这样一席话,无奈和怨恨中,包含了更多的是感恩与超脱。
相聚是缘,只要有过美丽的往昔,即便散了,也无怨无悔,只要多年之后,再回首那段牵手走过的旅程,发现它依然是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那么,即便是记忆中的他已经不再清晰如昨,我也幸福依然——这是我对雨荷内心的解读。虽然有些酸,也大有“生如夏花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的只重质量,不求数量的风格,但是确定的一点是,雨荷之所以幸福依然,是因为心中有情。这个以苦为乐的女子提供给我们别有一番洞天的生存感悟,也着实说明了心中有情,才会感受到世界的美丽。
心中有情,才能创造出美的世界。日本著名中国学学者笠原仲二先生在论及中国绘画的美与真、善的关系时,这样说:“人们认为,绘画价值的高下,品格的贵贱,不仅决定于它给予人们的悦乐程度如何,而且还决定于作画者品格的贵贱。因此,画家自身的人格必需是高洁的。所以,张彦远说:‘德成而上,艺成而下,鄙亡德而有艺也。君子依仁游艺,周公多才多艺,贵德艺兼也。苟亡德而有艺,虽执厮役之劳,又何兴叹乎!’”这里的人格之高洁,道德之高尚,我们也将其纳为“情”的范畴。因为毋庸置疑,只有拥有情感之真纯,才会修养道德之崇高,才能成就绘画之真谛。其实,不仅是绘画,其他的一切艺术门类造诣的高低,都离不开情感本真的至纯。
心存情感,创造出美的世界的例子很多。反映二战题材的优秀影片《美丽人生》,更是一个极富代表性的事例。拳拳的爱子深情让那个伟大的父亲在阴森恐怖的纳粹集中营里营造出了一方平和温馨的天地。长大后的儿子不会有丝毫的关于那座人间地狱的痛苦回忆,有的只是一件游戏的往事,一段美好的经历。是情,创造了美丽,创造了奇迹。
心中有情,才可享受到美的世界。洪丕谟在评唐诗《别董大》时,有这样的论断:“纵使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可是却也时时处处,点点滴滴,总要从自己身上做起。所谓‘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否则,自身不修,一味只要朋友帮忙,而对于朋友的事却漠不关心,这种人到头来,还是会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失之交臂,没有缘分。‘天下谁人不识君’,识的是君的人品,君的慷慨,君的仗义,而并非识的是君的卑劣,君的自私,君的独善其身。”细细品味这番话,不难发现,不应漠不关心,就要心中有情。有了情,才会对人慷慨、仗义,才能拥有君子般的人品。因此,要享受到“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美丽世界,仍需心中有情。
或者可以这样说,有情是投资、是根本、是源泉,享受美丽世界是收益、是结果、是长流。同样的道理,古典名著《水浒传》中,众好汉在遭遇艰险之时,总会有众兄弟前去相助。这当然也是平日里为人处事心中有情,结交了好兄弟,留下了好名声的结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笛卡尔曾说:“这个生活中的善与恶只决定于激情。”也许有些夸张,但无疑有其合理性。狄德罗也认为,只有强烈的激情才能推动人们去干大事。古今中外,这么多有识之士都肯定情感对于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因此我说,心中有情,才会感受、才能创造、才可享受美的世界。
贾平凹的一篇散文《明月清泉自在怀》中有一句话特别好:“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在我看来,怀有美好的情感,便是心畔多一缕皎洁的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