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孙007对话于丹《论语》心得(九)
于丹: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老孙007:必须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会促使我
于丹: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老孙007:必须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会促使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去抗争,直到搞清楚到底是谁给了我们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以及他到底为了什么要给我们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然后,该灭的灭,该弃的弃,该掘他祖坟的就去掘他祖坟。因为我们天生就不是该着了要享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的。
于丹:《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
老孙007:确切地说,是变态。
于丹: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有人问他:“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给出的答案让我们乍听起来有点出乎意料,其实这正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世的分寸。
老孙007:乍听到孔子这样的回答,正常人是不应该出乎意料的。因为,狗急了会跳墙,更何况身长九尺的孔子?这一定也是急了,被人逼得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所以,此时的孔子就把自个儿提倡的那个“恕”字儿当球给踢得找不到踪影了。这没有什么不正常的,说明孔子这老家伙绝非一般意义上的什么迂腐之人,实质上应该是一个居心叵测伎俩满腹的老猾头。所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并非是在告诉我们什么处世的分寸,不过是情急之下的孔子也想咬上那么一口,纯属生理意义上的私泄。
于丹:孔夫子在这里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他当然不赞成以怨报怨。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将是恶性循环,无止无休。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幸福,还有子孙的幸福。
老孙007:没错。但是,你只注意到了会因此失去自己、还有子孙的幸福,却就是看不到这种情况下你根本就不可能有自己、还有子孙的幸福这一铁的事实。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凡是不道德的东西都是要把道德拿来踩在脚下作为前提的。所以,你面对不道德不以怨报怨,只讲道德,这是什么知道吗?这就是养虎为患、助纣为虐。
于丹:而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取。也就是说,你献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浪费。
老孙007:这不是什么人生的浪费,而是他活够了这是,就是屎克郎出门----找死。
于丹:在两者之外,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说,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
老孙007:这是典型的意淫状态。所谓你的公正、率真,耿介还有什么磊落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否就能够诠释你人格的高尚,那得要看是在谁的面前,若是一只小绵羊,那你的这种人格除了高尚还真没得说,若是一匹饿狼,那你的这种人格可就谈不上什么高尚不高尚了,因为在饿狼的眼里,你不过一块可充饥的肥肉而已,除此之外,你不能、也不可能再有其他的意义。
所以说,你有能力做到让自己用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一切,却绝无能力做到让饿狼不坦然地把你爵碎吞掉。
于丹: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却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却常常做出彼此伤害的事情来;有时费尽心机想和领导、同事拉近关系,却常常适得其反。为什么会这样?
老孙007:因为你是方脑壳。你所说的这些不过是某一个体生命在某一时间段里出现的特殊现象,就跟一枚鸡蛋可变成鲜活的小鸡雏也可变成熟鸡蛋一样,关键要看这枚鸡蛋它遭遇到了怎样的环境。事实是:该活的它熟不了,该熟的它肯定也活不了。就这么回事儿,何惑之有?
于丹:怎样的关系才能称作“好”呢?
老孙007:怎样的关系都不能称作“好”。这是个常识问题。因为关系是存在于事物之间的客观距离,其本身只有远近之别,并无好坏之分。
于丹:孔夫子认为,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所谓“过犹不及”。为什么两个人很亲密却不是相处的最佳状态呢?
老孙007: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不可告人的东西。
于丹:孔子的学生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数”是“屡次”的意思。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老孙007:你这叫什么话?什么叫有事没事?如你所说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我认为这不是什么亲近,而是跟班或者狗腿子们的行为,因而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羞辱不羞辱,因为对于天下的跟班或者狗腿子们来说,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荣耀。还有什么“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这哪里还是什么朋友?
所以,就子游的这句话,你在理解上出了问题。所谓“事君数”以及“朋友数”的这个“数”字,并非什么“屡次”的意思,而是数量多的意思。子的游的意思是说,辅佐国君(领导)的数量多了,必招致羞辱;朋友的数量多了,关系自然疏远。
于丹:有一个哲学寓言,名叫《豪猪的哲学》。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尖利的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它们老是不知道大家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距离才最好,离得稍微远些,互相借不着热气,于是就往一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了,就又开始疏离;离得远了,大家又觉得寒冷……经过很多次磨合以后,豪猪们才终于找到了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老孙007:要说这也是哲学,那还不如干脆就说哲学大师都是猪头。明明是豪猪的生存常识,纯粹的本能行为,哪里来的哲学道理?要这么说,那男女作爱也应该有哲学。快了不行,慢了不中,不快不慢更找不到感觉……经过很多次磨合以后,他们才终于找到了一个最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名牌大学”到底能给我们什么?
下一篇:安全不是盲目、无谓的牺牲!
相关文章